第二课:教会的由来
……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二十28)。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十六15-19)」
教会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教会在历史上是如何被成全的?我们是如何蒙恩进入这荣耀的教会的?掌握这些信息,对于一位真信徒而言,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从教会的起头与教会的成全两个方面,进行本课的学习。
一.教会的起头
关于教会的起头,有两种说法:第一,当人类犯罪堕落之后,神应许赐下一位救赎主,「而人也接受的时候,教会就产生了。(凯波尔,7)」我们从创世记第三章来看,「亚当与夏娃当时相信了神的应许,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蛇的后裔要伤女人后裔的脚跟(创三15),也就可以说他们两个人就构成了基督的教会。(凯波尔,8)」第二,当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普世教会才正式开始(凯波尔,7)。
《使徒信经》告诉我们,教会的基本性质就是「圣徒相通」。而圣徒,并非新约特有的,在旧约中同样存在。而且,我们相信只有一位神,就是创造万有的主宰;只有一位救赎主,就是主耶稣基督;只有一个救赎方法,即藉着耶稣基督得救。因此,我们相信旧约和新约的圣徒,所信仰是同一位神,所得到的是同一个救赎,所进入的自然也是同一间教会。我们确信,虽然地上的、我们今日所表达的有形教会,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日才被建造起来;但神的教会并非从那一天开始。实际上,在旧约,就创世记三章15节起,神的教会就已开始了。
1.教会在旧约时代
从圣经我们可以发现,虽今日我们所理解的教会确实是从五旬节开始;但教会的内涵和功能,乃是在更久远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可以这么说,在创世记三章15节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族长时期,基本上他们的家庭就构成了宗教性质的聚会。因此,正如伯克富所言:「敬虔的家庭最能代表教会,由家中的父亲担任祭司。(伯克富,882)」我们可以从创世记的记载中窥见,当时的属灵传承的确如此,直到摩西的日子。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有系统的、家庭性质的宗教聚会,很有可能是从赛特的儿子以挪士的时候才开始的(参创四26)。
摩西时代,神呼召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整合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民族,一个独立的国家,同时也组织他们成为一个荣耀的教会(伯克富,882)。因此,我们看到的五经,虽然包含了很多有关国家治理的教训,但更多仍是关于敬虔生活、崇拜上帝的指引。选民通过礼仪方式敬拜上帝,并强调这属灵的教会虽然被限定在亚伯拉罕后裔(以色列人)中,却也接受外邦人进入这荣耀的教会(出十二38等)。
我们几乎可以从整本旧约中发现,神要求肉体的以色列人必须先建立属灵的教会,才能发展好他们生活中的国家。无论士师时代,还是王国时代,我们都能看见神在国家中的属灵指引。并且,我们可以从先知书中清晰窥见,他们的属灵光景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景况(如约珥书)。
2.教会在新约时代
「新约圣经教会和旧约时期的教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教会。(伯克富,883)」比如旧约时期的教会,是由于神荣耀的拣选与呼召,由真信徒所组成;新约教会同样如此。只是,在旧约时期,一般上称呼这地上的会为「耶和华的会」或「以色列国」;而在新约则明确称呼其为「教会」。但二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区别之处,比如新约圣经教会虽也强调是神选民的聚集,却并不限定在某一个民族或某一块土地,而是「直到地极」建立地上的有形教会;旧约圣经教会则是限定在肉体的以色列人于迦南地建立地上的有形国度。在新约的教导中我们发现,神藉着基督所成就的救赎,让教会跨越疆界、种族、文化等被建造起来。
另外,由于基督已经成全了律法(参太五17),所以新约教会崇拜的方式也与旧约教会有所不同;同样,在治理上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但二者的信仰告白却无二致。在大公教会的宣信中,也表示教会是从「世界开始就有,直到世界的终了。」《比利时信条》第二十七条说:
我们相信并承认——大公教会是圣洁的会众。真正的基督信徒,都盼望在耶稣基督里得救,由他的血洗净,并由圣灵成圣受了印记。教会既然从世界开始就有,直到世界的终了,从此就证明基督就是永远的王,一定有他的百姓。此圣教会蒙神保守并支持,与全世界的怒潮相抵抗;虽然有时它在人的眼中显得很渺小,不被人重视,正如亚哈作王的时期,主耶和华还保守七千人未向巴力屈膝。此外,此圣教会不能受限制于某一地域或仅限于某些人,乃普遍于全世界:并以心志藉信心的能力,同一心灵加入而联合之团体。
《海德堡教会问答》第五十四问的回答,也同样表明了新约与旧约教会一脉相承的本质:「从全人类当中,自全世界的开始到末了,神的儿子藉着他的圣灵和话语,为自己聚集、保卫并存留一群选民,在真实信仰里联合一起,直到得永生;并且我是,也永远是这群体里有生命的一员。」
伯克富指出(伯克富,883-4):
耶稣一方面提到自己在未来要建立教会(太十六18),但也将教会视为已经存在的体制(太十八17)。司提反提到「旷野的教会」(徒七38,《钦定本》)。在罗马书十一章17-21节和以弗所书二章11-16节,保罗清楚地为以色列与教会在属灵上的合一作见证。在本质上,以色列构成了神在旧约圣经中的教会,尽管在外在体制上,旧约圣经的教会与新约圣经的教会有很大的不同。
3.小结
那么旧约圣经教会与新约圣经教会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更深入的理解呢?保罗认为,旧约圣经教会就如同是一个未成年的孩童,在「训蒙师傅」之下(参加三23-25)。因此,律法的本意是引导归向基督,而非另一个不属于基督的系统。
再则,教会的治理方面同样存在属灵的延续。如长老,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承袭。只是,这延续本身是属灵的,而非表面的行政意义。即是说,旧约的民事律并不能在新约教会中运用;但那律法中的原则确实是运用在教会之中的。
又如割礼,那本是在肉体上所做的、属于上帝的记号,是在亚伯拉罕肉体的后裔身上显明出来的。如今,在新约教会中,则采用洗礼以替代这割礼。虽然洗礼好像也表现在人的身体之上,但洗礼的本身所表达的是因信称义的真实。正如洗礼的历史所表明的,那是向外邦人所做的行动,所以洗礼本身显明了福音的延展性。
二.教会的成全
我们深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基督自己所成全的。并且,我们也深信教会起始于世界开始,并一直延续到世界的终了。那么,这教会究竟是如何被成全以至成熟的呢?
1.旧约的许多礼仪都是影儿
「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来十1)」正如凯波尔所言:「教会并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成熟了。在圣灵尚未浇灌下来之前,教会还没有成熟,因此五旬节就成为历史上教会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也可以解说为,新约时代教会的荣耀大过旧约时代教会的荣耀。(凯波尔,8)」
当我们阅读新约圣经,发现无论是主耶稣还是主的使徒们,他们在解释旧约圣经时,惯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预表法」——认为旧约为新约的影儿,道成肉身的基督,并地上的教会,是旧约所指向的实体(释经手册,38)。由此可见,「新约时代的教会,获有较圆满的启示(凯波尔,8)。」
就启示的渐进性而言,旧约圣经教会从神领受的也不如新约圣经教会从神领受的。一方面,既是渐进性的,越后来就越完全;另一方面,旧约圣经教会乃是多次多方的从先知们领受神的启示,而新约圣经教会则是从神的儿子领受了完全的启示(参来一1-3)。
我们这样说,并非否定旧约圣经的价值,而是强调无论新约还是旧约,经文所指的乃是同一位基督。因此,我们要从整本圣经看到基督完整的救赎,并追求生命成长、成熟(参弗四1-16)。
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圣灵要住在信徒生命里,让信徒明白神的真理(参约三十六13)。故此,在基督里的新约教会,因圣灵的浇灌就得以成熟了。从前以色列人那些崇拜的礼仪,由于基督的成全都已被废止。今日教会崇拜时,不再借用牛、羊、鸽子的血,乃凭借耶稣基督的宝血(参来九13-14;启七14,十二11等)。当然,我们需要再次强调,这并不表示我们废除了旧约的圣经。作为新约信徒,我们仍然喜乐于遵守神所教训的道德律,如十诫。这荣耀的律法并非作为我们的捆绑,乃是作为免于被捆绑的自由的规范。主耶稣教导我们说:「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五20)」什么意思呢?原来文士和法利赛人以为可以用自己的义换取救恩;而耶稣宣告,信徒的义是在救恩中活出来的见证(参雅二26)。
新约教会不再按亚伯拉罕肉体的后裔作为传承,乃按基督里属灵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作为传承。无论是外邦女子他玛和喇合(参太一3、5)、还是摩押女子路得(参太一5),抑或是五旬节那天来自各地各族的人民(参徒二5-12),都蒙恩得以进入教会。同样,今天你我也蒙了这恩典,得以在这教会成为主的门徒。因此,我们若不怀着感恩的心,专心爱主、服事主,实在是「可诅可咒」了(参林前十六22)。
2.基督的十字架让教会得以成全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新约的荣耀教会是如何被成全的。保罗说:「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 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二13-21)」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
第一,基督以十字架废除了冤仇,从而让在基督里蒙恩了的人,不再被算为罪人,而是得以与神和好。第二,藉着与神和好的事实,在教会里犹太人与外邦人也要彼此和好。这种外在的和睦,是内在属灵真和睦的彰显与见证。故此,真信徒在生活中必是与人和睦的(参罗十二18)。第三,当众人在教会中与神和好、与人和好的时候,就渐渐被建造成为主的圣殿,是圣灵居住的所在。
综上所述,昔日在伊甸园因堕落而造成的撕裂,今在基督的教会中要得以恢复。这恢复就是达成神与人和好,并因着神的接纳而达成人与人的和好(参太六12、14-15,十八21-35)。我们深信救恩的果效就是带来真正的和睦,若信徒不愿与人和睦,实在是对救恩的抗议。因此,真信徒必须不断破碎自己,从而成就和睦的生命(参太五9)。
3.地上的万民因信基督而进入教会
由上文我们可以知晓,教会并非止步于某一个时代,或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地上的国度。实际上基督宣告教会要从犹太直到万邦(参太二八18-20),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参徒一8)。「基督的教会要延续下去,直达到最荣耀的地步。(凯波尔,10)」自创立世界以来,所有名字在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进入这荣耀的教会。并且,藉这荣耀的教会进入神和羔羊的城(参启二一22-27)。所有已经蒙恩得救的人,要在这荣耀的教会中敬拜上帝,并要在敬拜中宣扬基督的福音。人的努力虽不是教会复兴的条件,但却是复兴之生命的外显。信徒也只有这样竭力地追求,才能真正一直享受在「圣徒相通」的真实里。
三.小结
依据圣经的教导,我们深信教会开始于神宣告女人后裔的应许之时。虽然旧约时代和新约时代教会的呈现有所不同,但教会的内涵并无二致。另外,我们也深信,今日这荣耀的教会乃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舍命流血所成就,也是圣灵运行在其中所成全。故此,我们得以进入这荣耀的教会完全是由于上帝的恩典。今天的我们,理当存着感恩的心,在教会中竭力追求做顺命的儿女,追求成为基督福音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