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7应当向主求时间:2024-11-26
文章内容
经文:「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 神,主就必赐给他。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雅各书一章5-6a) 主题:应当向主求
引言 在试炼中要有大喜乐、忍耐的态度,说是多么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多么的难!那么,雅各的教导是否只是空谈的「属灵大饼」呢?绝非如此!雅各仿佛知道我们仍旧无法行动,因此,他在接下来的教导中提出三大关键方法,帮助信徒胜过试炼:求智慧、凭信求、勿疑惑。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应对试炼的实际实践,是每一位信徒在生命中必须操练的属灵功课。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一章5-6a节出发,学习如何求智慧。愿我们在试炼中依靠神,找到真正的力量与方向,从而经历从祂而来的丰盛恩典与带领。 神学主题 在祷告会上,你是否常常听到那首熟悉的诗歌「祈求就得着,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开门…」这首歌的歌词并没有错,因为这是主耶稣自己的教导。然而,在那样的祷告氛围下,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观念——只要开口祷告,神就必定按我们的要求来成就。这就导致许多信徒在祷告时,关注的不是神的旨意或祂如何使用试炼塑造我们的生命,而是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是否得以实现。例如,有人不断祈求财富、婚姻恋爱或疾病痊愈,却很少在祷告中寻求神的心意,问:「主啊,你要我在这件事中学会什么?你的计划是什么?」更有甚者,当祷告的结果不如所愿时,就对神产生埋怨、甚至不愿再祷告。这种现象反映了人对祷告主体的错位。所以慢慢的,祷告会从敬拜与寻求神旨意的目的,逐渐转为满足个人需求的工具。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祷告模式已经偏离了耶稣的教导,从「寻求神」变成了「操控神」,甚至利用经文「捆绑」上帝,把自己放在了祷告的中心。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校准祷告的焦点,让我们记住,祷告的核心是神的荣耀,而非我们的满足,是祂的计划,而非我们的安排。
重要字词解释 1. 缺少智慧的 雅各指出,试炼是信徒达到「成全、完备,毫无缺欠」的必经过程。然而,当信徒仍不明白、或感到困惑、迷茫时,雅各鼓励他们向神求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或聪明,不要忘记雅各以及当时的读者是一群深受希伯来传统影响的犹太人,他们非常清楚,圣经中的「智慧」是一种基于敬畏神而产生的属灵品质。这一理解可以从雅各经常引用《箴言》的内容被佐证。不仅如此,在新约圣经中,智慧往往与神的旨意和计划紧密相连,使信徒能够看清事物背后的意义。到此为止,智慧所要表达的已经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不是智慧本身而是赐智慧的神。 2. 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 雅各在这里描述的神,是一位「赐予的神」。值得注意的是,雅各强调的不是赐予的行为,而是神本性中「惯于赐予」的事实。换句话说,神的赐予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勉强的,而是祂内在慈爱和恩典的自然流露。此外,雅各特别指出,神不会因为应允我们的祷告后又责备我们。祂的赐予并不夹杂责难或苛求,而是满怀温柔和怜悯。正如麦加伦所言:「如果我们能够单纯的相信,神不是一位冷漠苛刻的主,而是一位满有慈爱与恩典的父;如果我们明白,祂赐下恩典是因为祂爱我们;如果我们确信,我们的软弱和不配无法阻挡祂的赐予,那么,我们对神的错误观念和不必要的恐惧就会被消除,从而坦然地依靠祂。」这一点直接击破了许多人对神的误解——认为祂是一位冷酷难求的主。当我们真正明白神本性的慷慨与慈爱时,我们的祷告便不再是小心翼翼、畏首畏尾,而是带着信心和坦然来到祂面前,依靠祂的恩典,寻求祂的智慧和带领。 3. 只要凭着信心求 祷告的效用根植于信心,换句话说,只有凭着信心的祷告才能带来神的回应。雅各在这里提醒信徒,来到神面前祈求时,必须同时对两件事充满信心:一是神的能力,相信祂有足够的权柄和能力;二是神的意愿,确信祂乐意回应我们的祈求,并以祂的智慧和恩典成就一切。这种信心的祷告,并非对环境或自己的力量存有期待,而是单单倚靠神的属性和应许。因此,「凭着信心求」不仅仅是一种祈求的方式,更是一种对神绝对信靠的属灵认识。这样的信心能够突破试炼中的迷茫,让我们在困境中继续依靠祂、紧紧抓住祂的应许,确信祂必定垂听我们的祷告。
结论 雅各书1章5-6a节清楚地提醒我们,在试炼中面对迷茫和困惑时,我们常常感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足,但神邀请我们带着信心向祂祷告,因为祂是「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祷告不是我们强迫神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谦卑的承认自己的有限,寻求祂的引导。「向主求」是信徒在试炼中最实际的回应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答案,更是为了在祷告中与神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当我们凭信心祷告时,我们在信心中宣告神的主权和慈爱;当我们向祂求智慧时,我们就承认祂的计划高过我们的道路。这样的祷告是信徒属灵生命成长的重要操练,也是我们在试炼中得胜的关键。让我们用一首诗歌作为今日灵修的结束「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医治,今惟主而已;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