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41210行道
详细内容

20241210行道

时间:2024-12-10     作者:张传道【原创】
行道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书一章22节)

主题:行道

 

引言

弟兄姊妹,你有没有遇到过骗子,那骗自己的骗子呢?也许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有人愚蠢到自己骗自己?但仔细想想,我们其实常常在生活中就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在一次听道后,内心倍感激励,甚至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但转眼间却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安慰自己:「我举双手赞同的,也明白其中道理了,只是现在暂时没时间行动而已。」其实这样的人,像极了听了医生的建议却不按医嘱服药的人,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可能进一步恶化。雅各毫不留情地指出,不行道的听道者其实就是在欺骗自己。今天,让我们从雅各书一章22节出发,反思雅各的提醒:听道只是信仰的起点,行道才是真正信仰的体现。我们必须避免只停留在听道的层面,而要让神的话语真实的驱动我们生活。

 

神学主题

在讨论「信仰中知行合一」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从圣经中的叙事找到一些提醒。例如,在路加福音十章25-37节,耶稣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回应律法师的提问:「谁是我的邻舍?」律法师显然熟悉律法的教导:「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也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但他提问的目的显示,他的关注点不在于如何实践这一教导,而是为要试探耶稣,证明自己有理。在这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尽管是熟悉律法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与律法的原意背道而驰;反之,被犹太人视为外邦人的撒玛利亚人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邻舍的爱。耶稣最后问:「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之人的邻舍呢?」律法师不得不承认是那「怜悯他的」。耶稣的回应是:「你去照样行吧。」这提醒我们,听道和知道真理虽然是必要的,但行道才是真正信仰的表现。信仰不仅仅在于头脑的认知,更需要以实际行动证明对神话语的顺服。耶稣并未就律法师掌握的知识表扬他,而是敦促他将所知转化为所行。可见,知行的统一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基督徒生命的基本呼召。

 

重要字词解释

1.  只是你们要行道

雅各在这里延续昨日关于聆听和领受真道的主题,提醒信徒,真正的聆听与领受必然会产生顺从的行为,这行为就是「行道」。原文中「行道」的字面意思是「实践道的人」,强调他必定会顺服道的权威和遵守道的要求。其含义不仅限于一次性或偶然的行为,而是指一种持久的、贯穿生活的顺服状态。因此,行道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更包括内在生命态度的更新;它必然超越表面的宗教仪式和教条主义,深入到信徒内心的改变与生命的更新之中(参罗12:1-2)。所以这种回应,绝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力,更需要圣灵的引导和神话语的塑造。雅各在强调,行道并不是听道的附属品,而是信仰成熟结出的果子。行道,是信徒每日更新自己、活出属灵生命的真实体现,也是成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不要单单听道

雅各在此提醒信徒:「不要单单听道」,并非否定听道的重要性,而是要纠正一种听道的错误态度。上文已劝勉我们「快快的听」,足以见得雅各重视听道,但这里他强调,听道不能停留在仅仅听的层面,这种「听而不行」的人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于知识的积累或宗教活动的参与,却未邀请神的话语改变其生命。这一提醒对今日教会还有着一个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听完道后感到自己没有记住核心内容而懊恼的信徒。雅各的教导指出一个关键方向:信仰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是实践的落实。听道的目的不是记住多少内容,而是让神的道在生命中扎根并产生果效。若听道只停留在「头脑的记忆」,却未延展到「生命的转变」,听道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此外,「不要单单听道」还提醒信徒不要被形式化的宗教行为蒙蔽,听道的核心并不是记录了详尽的听道笔记,也不是为了满足属灵活动的参与感。真正的听道在于将神的真理内化,并通过实践反映在生活中。因此,雅各的教导对我们有极大的激励:不要以「记住内容」为听道的唯一衡量标准,而要以「行动」来检验听道的果效。

3. 自己欺哄自己

「欺哄」也被翻译成「迷惑」,带有误导、欺骗之意,圣经中多指被恶者所驱使。但雅各在这里显然表达的是人在逻辑上的自我欺骗,自以为已经完成属灵责任(如听道后自认为在属灵上已经「达标」),却实际上没有任何果效的状态。听道却不行道的信徒,往往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真理的全部益处,信徒可能因听了很多道、记住了许多圣经知识或参与了宗教活动,而误以为自己的属灵生命正在成长,与神也建立了关系。然而,雅各指出,若没有实际行动来证明对真道的回应,这样的信仰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自欺不仅会阻碍属灵成长,还可能使人陷入一种死板的宗教主义。对于信徒而言,这提醒我们,要警惕「以听代行」的信仰态度;真正的信仰必须超越表面的听道,进入到行动的范畴。唯有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听的道付诸实践,信徒才能从自欺的陷阱中脱离,进入真实的属灵成长与丰盛生命的状态。

 

结论

特别是在现代教会,有许多信徒以听道的次数、笔记的详细程度,甚至对神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属灵成熟的标准。然而,雅各毫不留情地指出,若我们仅仅停留在听道的层面,而没有将所听的真道付诸实践,就是在欺骗自己。信仰的果效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生命的改变。不论我们在理论上多么同意一条教导,只有当我们将其落实在行动中时,才能算是真正接受了这道。例如,你可能每天早晨用半小时灵修,认真读经、背诵经文,并享受这一过程。但雅各会对你说:「很好!那就实践你所读的吧!你的思想是否已经因神的话语而改变?你是否调整了对事物的看法?你的人际关系是否因真道而更新?」唯有通过这些实践,信仰才能从头脑进入到生命,并最终结出果实。

       因此,让我们再一次提醒自己:听道只是开始,行道才是真正的信仰体现。让我们每天都在神的话语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勇敢地用行动来回应神的呼召。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愿我们成为这样的聪明人,在实际生活中见证神话语的大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