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420复活带来的新生命
详细内容

20250420复活带来的新生命

时间:2025-04-20     作者:李牧师【原创】   阅读
文章内容

彼前一3-5节:3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4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5你们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引言:基督复活带给我们重生

就着这段经文来讲复活的信息,看起来好像有点剑走偏锋。然而,我还是坚持用这段经文来和大家做这方面的思考。我们确定,复活节不仅是对耶稣复活的历史事件的纪念,更是宣告了耶稣带来了新生命,从而让信徒在他的里面有全新的生命的盼望。换言之,正是因为耶稣从死里复活,我们才拥有那真正的、属灵的新生命。正如经上说,他复活是为了叫我们得以称义(参罗四25)。保罗在以弗所书中也明确地宣告,我们这在基督里得蒙拣选的人,因着基督的复活我们也与他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参弗一3-5,二4-8)。

自古以来,复活是基督信仰的中心主题。我们今天所读的这段经文,就上下文来看,是讲述活泼的盼望。但就其话题的根本性来看,依然是在复活这个话题之中。我们从这段经文整体上可以看到几个重要的救赎论述:第一,神主动的恩典;第二,信徒的蒙召与坚忍;第三,在基督里的永恒盼望。而这三者则全然建立在基督从死里复活这个话题之上。

 

一.经文背景研讨

彼得前书的写作对象是散居在小亚细亚的基督徒,大概是公元60-64年之间写成。当时,基督徒面临着罗马社会和一些其他宗教的逼迫(参彼前四12-16),尤其是外邦信徒因为脱离原来的异教,而遭受到的敌视。整体来看,本书所呈现出来的苦难,并非来自罗马政府的压迫,而是来自生活周遭的逼迫。在这样的逼迫中,信徒当然很容易灰心失望。彼得写信提醒他们,应当要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基督的受苦与复活上。之所以说要以「受苦」为主要根基,是因为此乃权能的兵器(参四1)。当时,彼得要求信徒主动地过边缘化的生活,因为真信徒必须要与基督同行,要离开原来的、敌基督的文化。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就只能与世俗同流合污。相反,若想要与基督同行,就必须坚定倚靠上主,情愿过受逼迫的生活。关于这个情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

另外,彼得也提醒信徒,在逼迫中应建立起活泼的盼望;也就是要注目于耶稣基督的复活。基督从死里复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基督的复活是信徒将从死里复活的初熟的果子(参林前十五20)。复活是超越的,首先要超越的便是世俗的情欲与世界的苦难。因此,信徒若能坚固地仰望基督复活的恩典,便能建立起活泼的信心来。如果我们明确复活是真实的,那么对于属天的基业、末世盼望,便都能坚定相信了。

 

二.经文的上下文研究

本章的1-2节主要论述了拣选与三一神的救赎行动,强调神在永恒中的预定。如此,便激励到信徒,让他们明确自己之所以成为基督徒,并非源于偶然,更不是不幸;相反,成为基督徒是他们的荣耀,因为此乃神荣耀的拣选。蒙神拣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在基督里得到了荣耀的赦免。根据本处的论述,我们看到了父神的拣选,圣子的代赎,以及圣灵的同在。

而本章的6-9节则强调信徒在苦难中的喜乐。这喜乐当然是源自那活泼的盼望(v3),而非今世的安稳。如果人的喜乐的根基是今世的安稳,那么这喜乐便不是真实的,更不是牢靠的。中国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诚然如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有风险,时时有坎坷。如果是外在的环境决定内在的喜乐,那么我们必然不会有喜乐。并且,这里也明确地宣告了信徒要因自己的信仰而遭遇苦难。因此,本处所论及的喜乐是内在的,一种胜过外在环境的生命本质。就此而言,基督带给我们的复活的盼望,便是这喜乐的根源。

因此,今日的选段(vv3-5),主要目标便是要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中,以基督的复活作为盼望来坚固信徒。要求信徒活在基督的复活的真实光景中,追求那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天国基业。就此而言,我们以此段经文来劝勉复活节的信息,应该也算是合适的。当然,我们今天的焦点是在于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就是那复活带来的新生命。

 

三.复活之新生命的四大根基

1.神主权的恩典:复活是救恩的起点(v3

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让我们先来对本节经文做一个基本梳理:父神的大怜悯→藉着基督复活而重生了我们→我们有了活泼的盼望。根据这个基本表述,我们发现本处有三个重点是我们应当要抓住的。

第一,父神的「大怜悯」。「怜悯」(ἔλεος)一词的含义是「慈悲」、「怜恤」、「宽厚」等,配合本处的 πολύς(大;形容词,「有许多」、「大大地」、「大的」等含义),表示神丰富的怜悯。从下文的「重生」一词我们可以判断,这里的「大怜悯」当然是指向耶稣基督的救赎而言。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父神的大怜悯便是我们救恩的起点(参弗二4-5;多三5等)。再则,我们也看到了这救赎恩典完全是由于神的主动,因为他是施怜悯者,当然是那位绝对主动者。根据保罗在以弗所书二章的表述,我们确定自己是已经在第一亚当的堕落中彻底死去了的(参弗二1-3),所以我们绝无可能参与到神的救赎之中。这救赎恩典,完全是由于神自己的主动作为。因此,我们称呼这恩典为「神主权的恩典」。当我们在这复活节崇拜上主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基本点。只要我们确定这个基本点,我们可以晓得:我们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只是尽本分而已。

第二,重生。所谓「重生」(ναγεννήσας),原文是第一简单过去时单数主动分词,意思是「再生」或「重生」。根据约翰福音第三章耶稣基督与尼哥底母对话我们可以晓得,这重生完全是圣灵的主动作为。人在其中,没有任何的参与的可能性。然而,从圣经神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重生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耶稣成就了那再生的恩典。

在第一亚当中,我们都已经一同堕落了,所以我们都是死在过犯罪恶中的人。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靠着自己有任何的得救的可能性,因为亚当的堕落已经代表了全人类。因此,亚当的罪公平地遗传到每一个亚当的后裔的身上,没有任何一个例外。因此,我们若要得到拯救,就必须在亚当之外有一个新的盼望。于是,照着神所应许的,第二亚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道成了肉身,成为我们的新亚当、新代表。正如以撒不是凭着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努力而出生,同样我们在基督里也不是凭着人手的努力而得重生。

这重生就希腊文来说,是由νά(再次)与γεννάω(生)组成,字义上的意思是「再次出生」,但根据圣经的整全理解,我们可以确定这个词的意思应该为「从上头再生」。显然,这重生是超自然的,是圣灵的工作。当一个人得到了圣灵的重生,便脱离了罪的权势(参多三5),进入到神的义之中。而这重生显然是复活的果效。即是说,基督的复活带来了称义的生命;这称义的生命,便是重生的结果。因此,这复活节不仅要让我们默想耶稣从死里复活,更是要引导我们去认识到,藉着耶稣基督我们也已经得到了荣耀的复活——重生。因此,我们的生活不能再如同未重生之时的样貌,而是要有全新的样貌,就是耶稣基督自己的样貌。

第三,活泼的盼望。本处的「活泼」(ζσαν)一词意为「有生命的」、「活跃的」,表明此盼望并非空洞的幻想,而是耶稣基督复活的事实所成就的复活盼望(参林前十五20)。盼望对于信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仰操练。如果我们失去了盼望,我们便一定会失去属灵的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基督里构建起活泼的盼望来。我们晓得,真正的盼望是居于「客观救赎」(基督已经成全的救赎恩典)与「主观信心」(圣灵内在的结果与见证)。所以,对圣经真理的确信,尤其是对于基督复活的确信,非常的关键。

综上所述,复活是救恩的起点。如果没有复活,便没有救恩。真正信仰耶稣基督的人,这复活的信息是必须接受、必须巩固、必须坚信的内涵。

 

2.活泼的盼望:复活带来生命动力(vv3-4

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在改革宗神学论述中,人的得救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达:第一,称义;第二,成圣;第三,得赎(得荣耀)。请注意,这三者都关乎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永恒。所以,这活泼的盼望要强调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关乎永恒的,而非暂时的。

暂时的盼望。什么是暂时的盼望,基本含义就是非永恒意义的盼望。当时在逼迫中的信徒,首先受到的冲击,就是这暂时的盼望。比如,社会生存空间的压缩,个人信仰代价的加增等。这个时候,非常能考验一个人对神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涉及到永恒价值与今世价值的比较。一个人如果爱慕今世价值过于永恒价值,他的信仰力量当然就会软弱。甚至,在他看到要为了信仰,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而牺牲物质层面上的、实实在在可眼见的东西,是非常不划算的。

那么,如何能帮助一个人从这种软弱中得胜呢?这里提到了以耶稣的复活为基本点。复活,便是向死亡夸胜的含义。人为什么惧怕死亡,而不惧怕睡觉呢?因为我们认为睡觉不过是暂时的失去自我控制权,很快会从睡梦中醒来。由于我们里面存着醒来的盼望,所以睡觉是不可怕的。没有人会面对睡眠惴惴不安,尽管有些哲学家告诉我们人很有可能会在睡眠中逝去,甚至我们的经验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毕竟这不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看到的、更多的,都是能在睡眠中正常醒来。可是死亡则不一样,他是无法醒来的。因此,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的,没有人能叫死人醒来。可是,耶稣基督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了复活的真实。耶稣真的死了,又真的复活了。

关于耶稣的复活,这个信息今天有许多人是不接受的。我们知道,特别是自由派,他们认为耶稣不过是精神复活而已。然而,如果耶稣只是精神复活,那么我们信仰耶稣就变成是道德主义的功德宗教。可是圣经却宣告,我们的信仰是真真实实的生命信仰。因此,我们对耶稣的复活必须保持有绝对的信心。

对耶稣复活的信靠,是圣经信仰的基本点。因此,早期教会大多数的教导都是将基督复活作为信仰的基石,鲜少有对耶稣复活这个事件进行论证或辩驳。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马太福音就有清楚地论述。只是,这些辩驳是非常少量的,更多的论述都是以复活作为基本点的。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这教义关系到:第一,耶稣就是那应许而来的弥赛亚,是圣经所强调,灵魂不会被撇在阴间的那位(参诗十六10)。从这应许我们可以晓得,弥赛亚是不死的。基督从死里复活,便证明了这旧约的应许是真实的,是可信的。第二,耶稣从死里复活,便成就了他在世时候的所有预言,表示他的话是可信的。第三,基督从死里复活,便宣告了死亡的权柄不能拘禁他(参徒二24)。基督的复活,已经宣告了死亡的失败,那些因为怕死而做奴仆的人,便在基督里得了安慰(参来二15)。第四,基督从死里复活,显明他是生命的主宰。因此,他可以宣告说自己就是那复活,自己就是那生命(参十一25)。所以,信他的人也终将在他的复活中得到复活的生命(弗二5-6)。第五,如今,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长成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活着就是基督(参加二20;腓一21等)。因此,复活节的核心意义便是要带领我们进入到他荣耀的同在之中,活出耶稣基督的样貌来。

由于基督复活的真实,成为了我们生命的动力。因此,我们的盼望是活泼的,是关乎永恒的。如果说死亡是因为罪,那么死而复活的生命便是脱离了罪。所以,信徒也要经历两次的死亡的真实,第一次是在基督里与基督同死,从而因信称义;第二次是关乎身体的死,从此脱离一切罪恶的捆绑。无论是受洗归入基督的死,还是有一天我们身体与灵魂分开的死,在基督里都有美好的盼望。当我们受洗归入基督的死,便得着了真正的自由,是脱离罪的权势的自由。因为罪的工价就是死(参罗六23),而我们在基督里已经还清了这工价。所以,罪的权势便不能在我们身上有任何权柄。并且,当我们归入基督的死的时候,我们也便在基督里与他同活(参罗六4)。从此以后,那活泼的盼望要坚固我们每一日的成圣生活。再则,使徒约翰清楚地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经历到身体的死亡的时候,只要是在主里面而死,就是有福的(参启十四13)。为什么称呼这死亡为有福呢?也正是因为在基督里有活泼的盼望——基督的复活带给我们有复活的盼望。

综上所述,这复活节带给我们的盼望是极大的,是属乎上主永恒国度的。因此,我们要以基督的复活作为我们成圣追求的基本动力,促进我们在基督里的得胜。外在的苦难、逼迫都不能叫我们失去盼望,因为复活的盼望是永恒的、牢固的。如此,我们也便能在患难中依旧有喜乐了(v6)。

 

3.永恒的基业:复活保障信徒的产业(v4

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神的预定与保守是我们信仰的坚固焦点(参约六37-39;弗一11等)。那么,这坚固的信仰盼望,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也就是在基督的复活中,我们得着了什么?本处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对比地上暂时的,那永恒的产业——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第二,锚定永恒的家园——存留在天上。

第一,对比地上暂时的产业。这里用到的三个形容词,我们一一进行分析。「不能朽坏」(φθαρτον),这个形容词的基本含义是「不能朽坏的」,表达那超越死亡的永恒性。复活败坏了死亡的权柄,所以死亡带来的朽坏在复活的生命中已经不具有任何权柄。那在地上的基业都是暂时的,会朽坏的。通过这个希腊文我们知道,属乎世界的东西都是会毁坏的、腐败的,比如金子(参彼前一7)。所以,耶稣基督也曾教导门徒,应当积攒财宝在天上,因为在地上是会锈坏的(参太六1-20)。那么,在该形容词的前面加了前缀-,意思便是「不朽坏的」,这当然不可能指任何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神国度的真实。只有永恒的、属于神国的,才是真实不朽坏的。在基督里复活的生命,更是如此(参林前十五42-54;提后一10)。

「不能玷污」(μίαντον),该形容词的含义是「不可亵渎的」、「没有无损的」。这个词表示的是全然圣洁,对比与偶像化的世俗财富。世上的财富是中性的,但如果有人用世上的财富取代神,那么那些财富便成为了人的偶像。因此,这财富便玷污了自己、玷污了上帝。所谓「玷污」,原意是「污染」。那在第一亚当里面的生命,因为亚当的失败便被罪污染了。所以,在这地上的暂时的获得,都是被污染的。如果人因为这个世界的东西影响了对神的忠诚,便是信心被污染了。而彼得说,真正在基督复活生命中得以坚固的信徒,是不被污染的。基督的圣洁要成为信徒生命圣洁的保障。复活的生命,是属神的、是圣洁的。

「不能衰残」(μάραντον),这第三个形容词的基本含义是「不消退的」、「不凋萎的」,这所表达的是不褪色的荣耀(参启二一18-21)。显然,这个词的表达有旧约圣经的神学含义,因为以色列的荣耀是永不褪色的——以色列的荣耀就是耶和华自己。地上的荣耀无非是名誉、地位、金钱、才能等。这些荣耀会因为时过境迁而褪色。然而,我们神的荣耀是永不褪色的荣耀。并且,在基督里这荣耀是终极的、持续不断的(参林后四17-18),是永不失落的。

综上所述,这天上的基业对比与今世的、暂时的基业而言,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因此,基督徒应当为了永恒的基业,轻看这世俗的、暂时的基业。

第二,锚定永恒的家园。当信徒的盼望完全锚定于永恒的国度,将永恒的、不改变的基业,作为自己生命的根基的时候,信徒便能被坚固。是的,被坚固。这个被动式用词(τετηρημένην),是非常重要的。信徒的属灵盼望,是上帝的主动恩惠。关于这个方面,我们放到下一个分点论述。

 

4.神的保守:复活大能庇护信徒到底(v5

你们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基督的复活成就了信徒的称义,也成就了信徒的信心。那么,这信心我们是如何坚固的呢?在这里彼得强调,是神保守的结果。原来,复活的群体——教会,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威胁,处处有打压。那么,这复活的群体如何坚固地跟随耶稣基督呢?惟有靠赖我们的神自己。神的能力要保守我们,让我们在末世坚固跟随。尽管在逼迫的环境中,我们依然能坚固地跟随基督。

这里的「保守」(φρουρουμένους)一词原文是完成时被动分词,意思是「守卫」、「保护」,强调的是神永恒的保守,坚固的保障。该词原是一种军事用语,显示锚定永恒是上帝护理的结果,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正如复活不可能是因为死者的努力的结果,完全是有神作为的结果;同样,信徒能锚定永恒,也完全是被上帝成全的结果。因此,我们说复活保障了神永远的产业。

今天的教会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我们应当如何坚固站立呢?当然是倚靠上帝自己。上帝要亲自保护我们,让我们在基督里坚固跟随,刚强站立。这是圣灵的恩惠,是永恒的保障。

 

应用:如何构建复活的生命共同体

亲爱的弟兄姊妹,面对这复活的信息,我们需要以信心来回应。这信心关乎的是个人呼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回应神荣耀的呼召,以活出荣耀的生命。我们知道,就个人层面来说,我们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活在神的呼召中。

其次,信徒要以爱心委身复活的群体——基督的教会。神要建立他的儿女,藉着地上的教会,也就是在基督里复活的群体,我们彼此得以成全。所有真信徒必须以爱心来进入这复活的群体,彼此相爱、彼此建立。让教会——基督的身体,在这末世的不安中成就永恒的、真正的平安。

最后,信徒应当以盼望来回应着复活的应许。特别是在这逼迫的年代,信徒若要站立得稳,当然需要对神的国度充满盼望。不要以为地上的仪式或者其他宗教的行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坚固,信徒的唯一坚固的可能,就是神自己的护理。是的,我们之所以能在患难中依然刚强站立,是神的工作的结果。

 

结论:复活节要朝向未来的复活

真正的复活节不是过去时的纪念,而是未来时的盼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心来等候那荣耀的、永恒的盼望。在基督里,在这盼望中坚固到底。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复活的教义,并确实在基督复活的真实中得生命,就是那在基督里的新生命,是新造的生命。并靠着基督过新生活,就是新人的信德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朝向未来的复活,去过当下的得胜人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