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29富足人当反省时间:2025-01-29
文章内容
经文:「嗐!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雅各书五章1节) 主题:富足人当反省
引言 「你期待新的一年赚更多吗?」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将财富视为成功的标志,但我们是否曾反思:财富的增多真的一定意味着祝福吗?雅各用强烈的语气对富足人发出警告,提醒他们要反思自己的财富观和生活方式。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五章1节出发,思考富足人为何应当哭泣号啕,以及苦难临到他们身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神学主题 从创世记开始,财富就被视为神赐福的一部分,例如亚伯拉罕和约伯都因敬畏神而蒙受许多的产业。然而,圣经也并不避讳揭示财富可能带来的危险,尤其是当财富成为人生命的中心时,就会引发严重的属灵问题。所以,不是因为财富本身有罪,而是因为人对财富的态度与使用方式将诱发、暴露出他们心中隐藏的罪。在申命历史中,神多次教导以色列民要谨慎财富。例如,申命记八章17-18节说:「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可见,人若远离对神的依赖,财富就成为骄傲(罪)的资本。同样,先知书中也对滥用财富的人发出严厉的审判。例如,阿摩司书中斥责那些压迫穷人、贪婪不义的富足人,警告他们终将面临神的审判(摩六1-7)。在新约中,耶稣进一步揭示了财富对信仰的威胁,祂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六24),另外在耶稣的比喻中也多次提到,贪爱财富会蒙蔽人的属灵眼光(路十六19-31;可十17-22)。接着在新约的书信中,保罗也多次提到对财富的正确态度,他劝勉信徒,无论富足还是贫穷,都要以敬虔的心来管理财富,因为「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那么在这里,敬虔和知足显然就是信徒管理财富的核心原则。最后,在启示录中,巴比伦城的毁灭是财富滥用与贪婪的终极警告:「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奢侈,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启十八7)。巴比伦的繁荣正是建立在抵挡上帝、压迫和剥削神百姓的基础上,所以不出意外的,它的结局正是完全的毁灭。综上所述,圣经对财富的教导既平衡又全面:财富本身并非罪恶,但若富足使人骄傲、自私、远离神或压迫他人,就会成为属灵的危险,甚至走向灭亡。
重要字词解释 1. 嗐! 许多人曾在这个字上作文章,并且尝试以汉语的角度来理解「嗐」这一字词,将其理解为一种极度悲哀的感叹词,认为雅各在此是表达一种情感上的哀叹。然而,在原文中的用意并非如此,其是一个现在时态的命令词,用来表示强硬的语气,要引起人的注意。这个字通常被译为「听着」(Now listen;NIV) 或「过来听」(Go to now;KJV )。梁康民指出,这是表明雅各在此,不是在单纯地表达一种感叹,而是要直接发出警告和呼召。这种开篇的强硬语气,为接下来的警戒奠定了基调,表明雅各要对富足人说的重要信息具有紧迫性与权威性。这一表达并非仅仅为了吸引注意力,还意在强调他们当前状况的危险与严重性。这样的开场方式在希腊修辞中常被称为「迫切的召唤」,意在通过语气上的力度引发听众的警觉,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状态。 2. 富足人哪 在教会历史中,对于「富足人」是否指信徒一直存在争议。但更深入分析后可以看出,雅各警告的对象正是富有的信徒,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出:第一、从写作对象与文法分析,本节经文与本章13节具有文法上的平行性,而13节明确是针对信徒的劝勉。这种结构上的一致性表明,雅各的警告并非局限于教会以外的富人,而是旨在提醒那些在信仰中容让财富主导生活的信徒。这种对信徒的提醒符合雅各书的整体主题,即信心与行为的统一;第二、从教会现实生活来看,正如巴恩斯指出,「若有人声称从未见过因财富而变得心硬、对贫穷弟兄姊妹缺乏怜悯的信徒,那么他们的教会经验无疑是非常幸福却也非常狭窄的。」这表明,雅各的警告不仅仅针对不信主的富人,连教会中那些拥有丰富财富的人,同样需要反思自己的状态。换句话说,即便是在教会内,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信徒因财富而失去属灵的敏感,甚至远离基督的教导。这也在提醒今天的我们,若我们不能从世俗的祝福、愿望中脱离出来,我们俨然已经在神以外另有一位「神」。 3. 哭泣、号啕…将有苦难 首先,雅各在本节中使用「哭泣」和「号啕」两个动词,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富足信徒的警告。「哭泣」在原文中指因痛苦或悔恨而流泪,而「号啕」则带有强烈的绝望和哀嚎之意。穆尔指出,这种双重表达往往出现在旧约的先知书中,例如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中多次用这些词描绘审判的景象(赛十五2-3;耶四十八31)。雅各在这里的语气充满紧迫感,似乎在直接预告一种不可避免的结局,即富足人将因他们对财富的错误依赖而陷入深重的苦难。这不仅仅是对物质财产的威胁,更是一种灵性审判的警示。接着,雅各进一步指出「将有苦难」,这里的「苦难」在原文中不仅可以理解为眼前的灾难或痛苦,赖若瀚认为雅各意在,更深刻指向末世的终极审判。不可否认,这种审判与启示录的景象相呼应,例如启示录十八章中对巴比伦的毁灭,正是因其奢华与不敬畏神的罪行而引发的哀哭与哀号。通过这些词语,雅各不仅警告富足人将要面对的现实灾难,更提醒他们属灵上的危机——若不悔改,所依赖的财富将成为永恒审判的证据。雅各提醒信徒,财富并非最终的保障,而是考验人心的工具。信徒若将财富用来荣耀神、帮助有需要的人,就能使它成为祝福的渠道;但若只为满足私欲、追求奢华,审判就会紧接着财富而带来。
结论 面对财富,我们应怀着谦卑和感恩的心,认识到一切的恩赐都来自神,并将其作为服事和荣耀神的工具。唯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骄傲和自私的试探中。作为信徒,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我们对财富的态度是否反映出对神的敬畏与依靠?我们的财富是否被用来祝福他人、荣耀神?倘若我们对积累财富的有着过度的执着,或对失去财富存在不该有的恐惧,那么财富就已经不再是祝福,而是导致灵性危机的陷阱。让我们共勉,无论富足还是贫穷,都要以敬虔的心回应神的恩典,特别在「中国年」里,尝试将所有的祝福,化为真实的敬拜与侍奉的行动。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以谦卑的心行在神的道路上,以正直的手处理财富,成为世人眼中基督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