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116禁戒妄求的事
详细内容

20250116禁戒妄求的事

时间:2025-01-16     作者:张传道【原创】
禁戒妄求的事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各书四章3节)

主题:禁戒妄求的事

 

引言

「为什么我们的祷告常常得不到回应?」许多人会将祷告视为一种万能的工具,以为只要祈求,就能事事如愿。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那么就表明我们已经受到了成功神学的影响。雅各在第二节指出,「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他强调了祷告的重要性。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另一种现象「你们求也得不着」。显然,祷告本身并非神回应的充分条件,信徒的内心动机和祈求内容也同样重要。错误的祈求不仅无法得着神的祝福,还暴露了我们内心的私欲与偏离。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四章3节出发,深入探讨祷告的本质,思考如何禁戒妄求,学习以神的旨意为中心,活出真正蒙福的生命。

 

神学主题

       在伊甸园中,亚当可以与神面对面交流,并且这种交流并不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而是为了表达神与人同在的美好。当罪进入世界后,人虽然失去了与神面对面的特权,但祷告仍然是人向神表达敬拜、依靠和顺服的途径。从挪亚的献祭到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我们可以看到祷告的目的始终是与神的心意对齐,而非单方面的索取。并且圣经清楚的表明,神既然掌管一切,祂的计划就不会因人的祈求而改变。大卫在诗篇中多次宣告神的主权:「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祂的权柄统管万有」(诗一〇三19);在新约中,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说:「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太廿六39)。可见,祷告的核心不是改变神的旨意,而是使我们的心与神的主权对齐。其次,圣经中多次提到神垂听人的祷告的应许,但这些应许并非无条件。例如,约翰一书5章14节说:「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所以,祷告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符合神的计划与旨意。同时,罪会拦阻祷告的有效性。以赛亚书五十九章2节说:「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听你们。」此外,错误的动机也会导致祷告无效。例如,法利赛人在圣殿里高声祷告,但耶稣指出他的祷告并未蒙神悦纳,因为其目的是为自我夸耀(路十八11-14)。最终,祷告的目的是荣耀神,耶稣教导门徒:「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综上所述,通过祷告的操练,信徒应该得到的是属灵生命的成长,越来越像基督,以致在凡事上反映出神的荣耀。

 

重要字词解释

        1.  求也得不着

         对于雅各的读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因为,在犹太传统中,祷告和献祭常常与神的回应和祝福紧密相关。例如,旧约中的献祭体系被设计为人亲近神的方式,通常都会有明确的奖赏与回应。信徒通过献上祭物、遵守律法、或向神祈求,往往期待得到丰收、平安、或罪得赦免。因此,当雅各指出「求也得不着」时,他直指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就是会有人在祷告中即使人祷,依然可能一无所获。在旧约中,神明确应许祂会回应那些寻求祂的子民。例如,诗篇三十四篇10节说:「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然而,这些应许的前提是以神为中心的敬拜和顺服。以赛亚书1章11-15节中,神对以色列人表明,祂厌恶那些只为形式或个人利益的献祭与祷告,说明外在的宗教行为若没有与正确的内心态度结合,是无意义的。所以,雅各在此指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神的回应缓慢,而是信徒的内在动机和属灵状态。「求」的行为本身并不保证蒙应允,关键在于求的内容和动机是否符合神的旨意。

        2.   妄求

        冯国泰指出,「妄求」指的是祷告是出于错误的动机,或者所祈求的内容违背了神的旨意。在雅各的语境中,妄求并不是单纯地祈求神的帮助,而是将祷告工具化,目的是满足私欲,而非寻求神的荣耀或顺服祂的计划。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祷告实际上已经完全偏离了神建立祷告的原意。同时,我们不得不指出,雅各的所说的「妄求」的问题不在于祷告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态度和动机。即祷告是否以神为中心,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祷告的目标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地位或享乐,而非荣耀神的名,就表明祷告者的内心已经被私欲主导。这不仅是对神的不敬,更反映了信徒内心的属灵危机。

        3. 浪费在你们的宴乐

        梁康民指出,这句话更准确的翻译应为「耗费在你们的私欲上」,意思是为了满足私欲的目的而耗用资源或恩赐。原文中的「浪费」意指毫无节制地使用,带有不当消耗或挥霍的含义;「宴乐」则不仅仅指日常饮食或社交活动,更广泛地指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生活。在雅各的语境中,这句话揭示了信徒在祷告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他们并非出于对神旨意的顺服或荣耀,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甚至以神所赐的恩典和资源去追求短暂的属世享乐。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信徒对神的误解,也表明他们的价值观被私欲驱动,偏离了信仰的核心。另外,冯国泰还指出了另一种可能,他认为雅各所说的「求也得不着」,或者不是他们祈求的内容错了,而是他们祈求祷告的原因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因此,雅各通过这一警告提醒信徒,神的恩赐是为了荣耀祂、成就祂的旨意,而不是用来迎合自己的私欲或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结论

弟兄姊妹,让我们省察自己日常的祷告:我们的祷告是否真的以神的旨意为中心,还是被私欲驱使,成了满足自我的工具?雅各清楚地指出,错误的祈求不仅得不到回应,更显露出我们尚未降服的私欲。在现实中,我们可能在以下方面陷入「妄求」的陷阱:比如祷告求升职加薪,却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或攀比;祈求更大的房子或更多的财富,却并非为了荣耀神,而是为了享受舒适;或者求神医治疾病,但动机却只是为了避免痛苦,而非为了有力气继续事奉祂。这些看似合理的祈求,若背后没有以神为中心,就已经偏离了祷告的本质。切记,祷告不是为了操控神,而是为了使我们与祂的心意更加贴近。只有当我们将神的国度、旨意和荣耀置于首位,我们的祷告才真正成为蒙神悦纳的祭。愿我们禁戒一切妄求的事,不浪费神所赐的资源在一切私欲满足之上,而是将它们用在属灵的建造与祝福他人上。让我们在祷告中学习顺服,求神炼净我们的动机,使我们的祷告不仅成为祝福的管道,更成为敬拜的方式,带领我们活出真正蒙福的生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