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108舌头的正确功用
详细内容

20250108舌头的正确功用

时间:2025-01-08     作者:张传道【原创】
舌头的正确功用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 神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各书三章9-10节)

主题:舌头的正确功用


引言

弟兄姊妹,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在教会里满口颂赞神,却在日常生活中又随意批评、甚至伤害他人?」或者,你也曾发现自己的舌头也充满矛盾,可以一边向神献上敬拜,一边却又可以对亲人说出伤害的话。这样的现象,不仅让我们感到羞愧,其实也暴露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属灵矛盾。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三章9-10节出发,挖掘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根源问题,并学习如何调整我们的言语,使之与我们的信仰一致。

 

神学主题

为何在生活中我们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并非因为我们有意扮演演员的角色,而是因为我们往往受制于一个身份应具备特定形象的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促使我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以努力符合他人对我们的期待。然而,这样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并非是智慧,而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美化,甚至是刻意包装。这种现象在圣经中也有典型的体现——法利赛人。耶稣曾斥责他们为「粉饰的坟墓」:外表看似敬虔,内里却充满污秽(太廿三27),其实他们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言语的矛盾,而是内心与外在行为的不一致。正如耶稣所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原来舌头所表达的内容其实质反映了内心的状态,当内心被罪和虚伪占据时,舌头便成为这些状态的出口。而为了维护外在美好的形象,人就开始用更多的掩饰来隐藏真实,这就最终导致「心口不一」的存在。然而圣经提醒我们,真正的敬拜是「用心灵和诚实」(约四24);不仅仅是口头的颂赞,而是生命的整体献上(罗十二1);雅各指出,若我们用舌头颂赞神,却用同样的舌头咒诅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这样的行为是与信仰背道而驰的(雅三9)。使徒约翰也明确教导:「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约壹四20)。以上的经文都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不一致,我们的敬拜就会失去了属灵意义,甚至可能成为自己属灵生命的拦阻。所以,雅各的教导不仅仅是在劝告信徒在言语上要更加谨慎,更是呼召他们要面对内心的真实,将虚伪与伪装交托给神。因为只有当内心被神改变时,舌头才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恩典与真理。

 

重要字词解释

1.     用舌头

在此之前,雅各用了许多的比喻来形容「舌头」,如火、毒气、无法被制服的恶物等,描绘出舌头仿佛是一种主动性的存在,并且能够独立运作一样。然而,在这一段经文中,雅各显然要归正我们对舌头的理解。首先他将本词放在句首,除了加强语气之外,也突出了主语「我们」。可见,舌头的行动取决于它自己,而完全依赖于人的意志,换句话说,舌头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实际上都是人真实状态的驱使。所以,问题的根源并非在舌头本身。雅各提醒信徒,人对言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人没有约束自己,自己就会让舌头成为罪的工具;同时,雅各的表达也在暗示,虽然通过训练,人或许可以掩饰语言上的不当,甚至表现得「能说会道」,但内心的问题终会通过其他的工具(表情、动作、装饰等)流露出来,正如言语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罢了。

2.     颂赞和咒诅

令人诧异的是,雅各在这里将「颂赞」与「咒诅」并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一个工具却被用来表达完全相反的作用,揭示出舌头在言语使用上的矛盾性。「颂赞」在原文中有祝福和赞美的意思,尤其指向对神的敬拜和感恩,是人回应神荣耀的一种表达方式,藉此产生以神为满足之意;而「咒诅」则是言语的极端负面表现,穆尔指出古人认为诅咒具有巨大的力量,因其不仅是对他人的咒骂,更是希望他们被神减除,要经历永恒的惩罚,其思想可以引申为对神现时工作的不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竟然出自同一张嘴,反映出人内心状态的分裂和不一致。另外雅各进一步指出,被咒诅的人是「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这使问题更加严重:若人真心爱神,就应敬重按神形像被造的每个人(创一27),正如耶稣禁止门徒咒诅他人,相反的要求他们「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路六28)。综上所述,当舌头一方面颂赞神,另一方面却咒诅他人时,实际上是否定了神的主权,也违背了神爱人的心意。

3.     这是不应当的

「这是不应当的」的意思十分清晰,其中的「应当」意指合适或协调,因此整句的含义就是「这是不合适或不协调的」。莫德指出,这个短语在整个新约中仅在此处出现,表明雅各在这里使用了极具强调性的语言。通过这一短语,雅各强烈表达了他对信徒言语矛盾现象的谴责,尤其是颂赞神与咒诅人的言语行为同时出自一张嘴的荒谬与不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短语并未独立存在,而是紧接「我的弟兄们」之后出现,这并非仅仅是对信徒的亲切呼唤,更是包含了呼召和提醒的意味。「这是不应当的」不仅针对「心口不一」的现象,更涉及信徒整体言行的内外一致性。雅各意在提醒信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被呼召成为光与盐,在言语和行为上都应反映出神的圣洁与恩典,而不是表现出内外不一、前后矛盾的状态。此外,「这是不应当的」还表明雅各对信徒的期望: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命,确保内心的信仰和外在的言语一致。言语上的矛盾不仅是个人信仰的偏离,也损害了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见证。

 

结论

信徒生活中的「心口不一」不仅暴露了信徒属灵生命的缺陷,也损害了福音的见证。雅各的教导迫使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用舌头去建造、鼓励和荣耀神,而不是拆毁、伤害和羞辱他人?我们的言语是否反映了内心的降服,成为传递恩典与真理的工具,而非罪性的出口?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心降服于神的主权,凡事感恩,并以生命的每一部分颂赞祂?这段经文提醒我们,言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内心的反映,若我们真以神为一切的满足,舌头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敬拜与感恩。因此,让我们今天不仅反思言语的使用,更反思内心的状态:是否甘愿在神的恩惠中知足,活出一致的信仰生命。若神是我们的全然满足,我们便能甘心永远赞美祂,如同「到那日」天上无尽的颂赞。愿我们的言语因降服神而成为荣耀祂的见证,并在生活中带来生命与祝福。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