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41226无益的信心1
详细内容

20241226无益的信心1

时间:2024-12-26     作者:张传道【原创】
无益的信心1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雅各书二章14节)

主题:无益的信心1

 

引言

如果有人告诉你「信心」并不能救你,你会有什么反应?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与我们熟悉的福音完全相矛盾,但不可否认,这句话却出现在圣经之中。雅各当然知道自己所写的与先知和门徒的教导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并非真正的冲突,而是为了揭示信心更深刻的意义。雅各并不是在否定因信得救的真理,而是在提醒我们,真正的信心必然结出行为的果子。通过这样的教导,他挑战那些自以为信却没有行为的人,帮助他们反思信心的真实性。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二章14节出发,探讨信心的真实意义,理解它如何与行为紧密相连,是如何共同彰显神在救赎历史中的荣耀与大能。

 

神学主题

信心的起点在于创造。当神按照祂的形象创造人时,祂就已经赋予人一种独特的能力,使人可以与祂建立亲密的关系。这种能力不是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顺服,这正是信心的核心。原来,神不仅呼召人完全信靠祂的智慧与良善,并在这种信靠中主动参与祂的创造秩序。正如亚当被赋予管理受造界的责任,而这一责任就需要信心与行为的结合才能完成,当亚当在信心和行为上相统一时,他才能活出神的形象。然而,始祖的堕落破坏了这一秩序。他们对神的智慧与良善产生怀疑,从而选择了听从撒但的谎言。这不仅是对神命令的违背,更是信心的破裂(即信心与行为分离)。这种失信的后果不仅局限于亚当和夏娃个人,更扩展至全人类,使所有人都活在不信与悖逆之中,导致人的行为再也无法彰显神的形象,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受损。尽管如此,神并未放弃祂的创造,也没有撤回祂对人信心的要求。在救赎历史里面,神不断的进入人类社会,展开祂的救赎计划,为要使人能够重新与祂建立信靠的关系。信心因此成为救赎历史的核心主题,贯穿从创造到救赎的每一个阶段。神通过祂的应许、律法以及最终在基督里的恩典,呼召人以信心回应祂的救赎,重新活出祂创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识到,救赎的目标不仅仅是赦免其罪过,更在于恢复我们以信心为根基、以行为为果效的生活方式。通过基督的救赎,信徒不但从罪中得释放,也被更新,以能够活出神的形象与样式。这种恢复让信徒成为神荣耀的见证,不仅在内心信靠祂,更是通过行为彰显祂的智慧与良善。因此,信心与行为从不分离,正如救赎历史所展现的,它们共同彰显了神的属性与计划,并引导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成为神荣耀的器皿。

 

重要字词解释

1.     我的弟兄们

雅各在全书中多次使用「我的弟兄们」这一称呼(一2、一19、二1),展现了他与信徒的亲密态度和牧养之心。正如在概论中所提到的,雅各写作的对象是已经蒙受救赎之恩的群体,这些信徒已经通过信心接受了救恩。然而,通过这一称呼,雅各提醒读者,他们作为属灵的弟兄姐妹,是同属神的家庭,因此有责任在信仰中彼此激励,彼此造就。更重要的是,「我的弟兄们」体现了雅各对信心的广义理解,即信心不仅是进入救恩的通道,更是信徒在生活中活出神荣耀的核心动力。这既是对信徒身份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实际行为的呼召。

2.     若有人说

「若有人说」是本节中的设问之一,带有强烈的启发性。这种表达并不是为了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为了促使读者深入思考信心的真实性与表现。在这句话中,「若有人说」暗示了一种仅停留在头脑中的认知或口头的宣称的信心,即缺乏实际行动的信心。这种信心,仅仅是嘴上的宣称,既没有真凭实据,也无法在生活中带来实际效果。这种现象与我们的文化理解不谋而合,例如我们常用「光说不做假把式」的俗语,强调单靠言语的表达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因此,在属灵生活中,雅各提醒信徒,真正的信心并不是头脑中的认知或口头的宣称,而是必须通过具体的行为结出果子的真实信仰。信心若没有实际行动,就如同虚有其表的空壳,无益于任何人,也不能荣耀神。雅各通过这个设问,呼吁信徒反思自己的信仰状态,信心绝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实践;不是光靠语言传递的内容,而是通过行动彰显的生命状态。信徒若只停留在「说」的层面,而没有「做」,便无法显明信仰的真实性。因此,雅各以这一设问引导信徒,将信心与行为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共同彰显神的荣耀。

3.     这信心能救他吗?

本短句是雅各的另一个设问,这是这个表达,以至于有人认为雅各在此质疑因信称义的道路,其在传别样的福音。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雅各对救恩的立场,而在于对「这信心」的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短语前的冠语「这」,和合本对此的翻译十分精准,明确指出雅各所讨论的信心并非真正的信心,而是前文提到的「只凭口说」的信心。所以,他并不是说信心不能或不足够使人得救;乃是说那些自称有信仰而没有信心果子,不能算是得救的。在此我们引用《威敏斯特信仰告白》16.1作为我们神学的立场「遵守上帝之诫命所做的善行,乃是真信心、活信心的果子与凭据,信徒藉善行表达他们的感恩,加强他们的确信,造就弟兄的德行,尊荣所承认的福音,堵住敌人的口,归荣耀给上帝。这些善行乃是上帝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就结出成圣的果子,结局就是永生。」雅各的设问并非挑战因信称义的真理,而是提醒信徒,真正的信心必然活泼且富有果效。信心与行为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内在生命的根与果的关系。信徒必须反思自己的信心是否真实,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行为作为信心的见证,归荣耀给神。

 

结论

真正的信心从未脱离行为:信心是根,行为是果;信心是内在的动力,行为是外在的彰显。没有行为的信心,不仅无法荣耀神,也无法带来救恩的真实体验。雅各呼召信徒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生活:我们是否拥有一颗活泼的信心,并以行为来回应神的恩典?因此,让我们呼应今日的灵修:在家庭中,我们是否以爱心和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关怀,比如通过耐心、倾听和帮助来支持他们的需要?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是否忠心尽责,以正直和敬业的态度彰显基督徒的品格?在邻舍关系中,我们是否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用实际行动关怀弱势群体?在教会生活中,我们是否积极参与服侍,关心教会中的弟兄姐妹,而不仅仅满足于听道或祷告?面对雅各的教导,我们需要牢记,神的救赎计划是为了恢复我们与祂的关系,使我们通过信心与行为的结合活出祂的形象。愿我们不仅因信称义,更因信活出行为,用每一个具体的行动回应神的爱与呼召,使我们的信心成为荣耀神的真实见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