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31不要亏欠人时间:2025-01-31
文章内容
经文:「工人给你们收割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割之人的冤声已经入了万军之主的耳了。」(雅各书五章4节) 主题:不要亏欠人
引言 「你是否曾因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而感到委屈吗?」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公义与公平常常受到挑战。有人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有人尽忠职守却被剥削和忽视。雅各指出,一个人若亏欠他人的劳动所得,实则是在神面前严重的罪行。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五章4节出发,思考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信徒在职场与人际关系中应如何实践神的公义。
神学主题 神不仅是创造万物的主,更是公义的神。祂关心社会的公平,无论是摩西的律法、先知的责备,还是新约耶稣的教导和使徒的劝勉,「公平待人、不可亏欠他人」成为一条贯穿圣经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涉及道德层面,更关乎神的属性和祂对世界的治理。在摩西律法中,神特别命令以色列人要公平对待工人,不得拖欠他们的工资(申廿四14-15)。这不仅是规定了雇主的责任,更强调了神会亲自听见受害者的呼求,并为他们伸冤。除了工人的工资,旧约也强调公平的商业行为,禁止欺诈、剥削和使用不公正的衡量标准,强调人不可因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其次,先知们也多次谴责那些因贪婪和权力而压迫贫穷人的统治者和富人。正如,阿摩司书和弥迦书中都非常强调神公义要求的书卷(摩六4-6;弥六11-12),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先知的责备不仅是针对个人,也指向整个社会结构,表明神关心的是全面的公义,而非仅仅个人的道德行为。并且在耶稣的事工种,无论是耶稣的讲论和行动不仅呈现出公义的话题,例如,在马太福音二十章1-16节的比喻中,耶稣描述了一位园主在一天不同的时间呼召人进来作工,但到了晚上,他却给每个人相同的工资。可见,神对公义的理解并不只是按照世俗的逻辑,而是要按照神的心意与主权去实践,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合理的待遇。再则,使徒们在书信中进一步教导信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公义。保罗提醒「作主人的」要善待仆人,正如自己被神恩待一样,可见在基督的国度里,财富和社会地位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信徒在管理资源时,必须按照神的心意和原则行事(弗六9)。综上所述,圣经不只强调公义是一种道德选择,更是对神信仰的核心表达。信徒被呼召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层面都要实践神的公义,都要秉持公平、诚信、怜悯的原则。
重要字词解释 1. 看哪 这个字在和合本圣经中没有被翻译出来,但在原文中,「看哪」是一个具有强调性的呼唤之意。特别在先知的宣告,出现的频率更是频繁,旨在表达神的审判或重大启示(赛十三9;耶一18;结七40)。当然,耶稣也经常使用「看哪」来引导门徒关注即将发生的神国事件,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且要求他们认真对待(太廿四25、廿六46;可十四41-42)。雅各在此使用这个字,至少起到两重作用:第一、它标志着一项新的指控,雅各之前指出富有信徒的第一个罪名是「积攒财富」,他们没有将自己的满足放在神无限的恩典和信仰的丰富之中,而是沉溺于财物的积累。现在,他进一步揭示他们的第二个罪行——不仅积攒财富,还亏欠工人的工钱,甚至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第二、「看哪」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更是一种警告的语气,强调信徒神已经看见、听见了这些不公正行为的控诉,并即将施行审判,这一点是旧约先知常用的指控方式(玛三5)。因此,「看哪」的使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连接词,而是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雅各要提醒那些以财富为中心、欺压他人的信徒,他们的罪行已经昭然若揭,神的审判必定临到。他们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忘了万军之主正在察看,并且倾听受害者的哀求。 2. 这工钱有声音呼叫 梁康民指出,雅各用一个冠词将「工钱」一词放在句子的首要位置,目的是突出这些工钱原本是工人应得的报酬,理应支付给他们,但却被富足的雇主无理拖欠,仍然停留在原主人的手中。原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工人通常按日计薪,他们普遍生活贫困,几乎没有任何积蓄。每一天的工钱不仅关乎他们的生计,更直接影响到他们家庭的基本生存。因此,富足人往往利用工人的贫困来克扣、压低薪酬,甚至拖欠工钱,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中是司空见惯的。而让雅各意外的是,教会中的富足人居然也是如此。雅各在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容「工钱有声音呼叫」,这意味着被剥削的工人无力抗争,但他们所应得的工价仿佛一个活生生的证人,在神面前为人伸冤。并且穆尔指出,雅各使用「呼叫」一词,目的是让信徒有意的想起亚伯的血向神呼叫的画面(创四10),这说明在神面前,一切不公正的事情都不会被忽视,受欺压者的冤屈最终都会被神听见,神也必会施行公义的审判。所以,这句话的重点不仅在于工人因工钱被扣留而受苦,更在于神已经听见了他们的冤屈,并将对欺压他们的人施行审判。对于今天的信徒来说,这段话也带来严肃的提醒,我们在职场或经济生活中若也不公平对待他人、利用自己的权势、资源来压制或亏欠别人,就必须悔改,否则,这些不义的行为终将成为在神面前控诉我们的证据。 3. 万军之主的耳 「万军」一词在圣经中意指「军队」,可以用来指以色列的军队、天上的天使、甚至是星宿,因此「万军之主」这一称号表达了神是全宇宙至高的主宰,是掌管一切权柄、是能调动一切力量的神。梁康民指出,在旧约中,「万军之主」这一称呼经常与神的公义审判和拯救作为联系在一起,表明神不仅是拯救者,也是公义的伸张者和压迫者的审判者。并且,莫德认为,雅各在这里使用「万军之主的耳」,直接引用了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五章9节,在那里描述的是当神来到祂的葡萄园,却只听到百姓因受压迫而喊冤叫屈的声音,因此神立刻介入审判欺压穷人的权贵。这一引用表明,雅各的控诉并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的不义行为,而是针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不公正。同时,神不仅只是听见了工人的冤屈,而且祂必然会采取行动。雅各的用词提醒信徒,神对社会不公正的问题绝不会袖手旁观,祂不是沉默的神。对于信徒来说,这一真理带来了双重的提醒:一方面,我们要谨慎,不可因自己的权势或经济优势而亏欠、剥削他人;另一方面,我们若在世上经历不公,若因公义受逼迫,也要相信神已经听见我们的呼求,祂必在祂的时间施行公义的审判。因此,这节经文不仅是对富足人的警戒,更是对所有受压迫之人的安慰——神的耳朵未曾闭塞,祂的公义必要彰显。
结论 神不仅是教会的主,也是世界的审判者。祂深知人间的不公义,也垂听受欺压者的呼求。雅各在这节经文中提醒我们,神不会对社会的不义、对劳工的剥削、对弱势群体的不公置之不理,而是会在祂的时间介入审判。那些亏欠工人、公然剥削他人的富足人,他们所积攒的财富不仅不能成为保障,反而成为控告他们的证据。作为信徒,我们当在生活中实践神的公义,不仅自己不可亏欠他人,更要在社会中成为伸张公义的声音。我们是否愿意按照神的标准来待人处世?我们是否在职场、经济生活、雇佣关系中,以公平正直的心行事?我们是否看见社会中的不公,愿意站出来为受欺压者发声?既然,神是全地的主,祂看顾一切,也必按公义施行审判。所以,愿我们存敬畏的心,在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彰显神的公义,使我们的行为能成为荣耀神的见证,而非将来在神面前被定罪的凭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