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125认识人的无能
详细内容

20250125认识人的无能

时间:2025-01-25     作者:张传道【原创】
认识人的无能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四章13-14节)

主题:认识人的无能

 

引言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你有什么计划了呢?」在这充满变化和未知的世界中,人们习惯为工作、学习或家庭制定详细的计划,试图掌控未来。然而,雅各书提醒我们,人的生命如同云雾般短暂,且对未来无能为力。我们不过是有限的受造物,无法掌握明天的任何细节。今日,让我们从雅各书四章13-14节出发,思考人的有限性,并学习如何转向那位掌管一切的神,以谦卑和信靠的心重新调整对生命和计划的态度。

 

神学主题

从救赎历史的角度来看,短暂人生的主题贯穿整本圣经,揭示了人的有限性与神之间的对比。在创造之初,神将永恒的生命赐给人,始祖本可以永远活在神的同在中。然而,堕落的发生带来了死亡和痛苦,使人从永恒堕入时间的局限之中。神对亚当的宣判清楚地指出,「你必归于尘土,因为你是从尘土而出的。」(创三19)从那时起,人生会停止成为了人类生命的现实,但神同时也赐下救赎的应许:「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创三15)这一盼望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旧约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摩西在诗篇第九十篇中感叹,「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摩西深知生命的有限性,但他同时祷告说:「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这里表明,认识人生的短暂性并非为了让人陷入绝望,反而可以引导人谦卑地依靠神,并在有限的日子中寻求属天的智慧。同样,约伯也在经历苦难时深刻反思人生的虚无感:「人生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伯十四2)然而,在痛苦的深处,他宣告了对永恒救赎的盼望:「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十九25)这可以说是旧约中短暂人生与永恒盼望结合的典范。那么到了新约的记载,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与救赎工作,为短暂的人类生命注入了永恒的意义。耶稣宣告:「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可八36)祂将人提到超越地上短暂财富与成就的永恒价值,并通过十字架上的牺牲,耶稣不仅为信徒胜过了时空的限制,也打开了通往永生的道路。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四章17节中强调:「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可见,短暂的人生因在神的救赎计划中被赋予了永恒的意义和盼望。最后,启示录则为救赎历史提供了终极的答案。约翰写道:「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所以,到那时人生短暂性将被永恒的喜乐与安息所取代。综上所述,人生的短暂不仅是堕落的结果,更是神恩典的一部分。它提醒人认识自己的有限,使人不永远被限制在时空的痛苦中,激励人定睛在神永恒的救恩上。

 

重要字词解释

1.  我们要往

这个词在原文中的表述使用了未来时态直说语气,带有一种满有把握和确信的意味。这种语言反映了说话者对未来计划的强烈自信,似乎认为一切尽在掌握。梁康民通过字词分析,提出说话者甚至认为所做的计划一两天之内就能成行。然而,雅各指出,这种态度忽略了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神主权的谦卑认知。值得注意的是,雅各并不是反对信徒制定计划,而是批评那些在计划中没有倚靠神的人。这种确信的语气透露出一种属世的骄傲,好像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往」不仅仅是描述一个未来的行动,更是揭示了一种潜在的属灵问题——自我中心的骄傲。同时,这个词继续上文的观点,同样反应出人的有限性与神的全能形成的鲜明对比。人可以有自己的意愿和目标,但神才是掌管一切的主。雅各藉此提醒我们,在设计每一次的计划和目标时应始终存谦卑之心,将一切交托给神。圣经中许多的地方告诉人应当在神的指引下规划未来例如,箴言十六章9节说:「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这表明,信徒可以制定计划,但最终要将计划放在神的主权之下,顺服祂的带领。

2.   做买卖得利

「做买卖得利」的意思非常明确,指的就是「赚钱」。在原文中,雅各连续使用了三次连接词 kai,将计划、行动与结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工作、做生意以及赚钱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连贯的表达方式表明,计划的核心驱动力是为了「得利」(赚钱)。雅各借此指出,这种计划并非以神的旨意为优先,而是完全以赚钱为最终目的。穆尔从圣经背景研究来看,指出「得利」是当时社会普遍的共同目的,连婚姻、工作、学习都是朝向这个目的,甚至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千方百计的融入希腊城市之中。可见,这与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如出一辙,那么雅各提出这个目的的意义,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其实,雅各在这里并不是反对赚钱本身,而是对计划目的的质疑。正如我们在之前的灵修中所谈到的基督徒的金钱观,财富本身不是罪恶,但对其的贪恋和依赖常常会成为属灵上的绊脚石。如果人生所有行动的目的单纯地就是为了追逐赚钱,那么就忽视了生命的短暂和对神主权的敬畏。雅各通过「做买卖得利」的描述,让我们反思在计划和目的中,是否以神为中心,追求经济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若动机仅仅是自我满足或积累财富,就容易偏离神的旨意。箴言十六章3节提醒我们:「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这说明,信徒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学习将目标与计划交托给神,使赚钱的行为也能荣耀神。雅各在这里提醒信徒,赚钱的动机必须与神的旨意相符,不能让追逐利益取代对神的敬畏与顺服。

3.  原来是一片云雾

雅各首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你们不知你们明天的生命会如何」,引导信徒思考自己的有限性和对未来的无知。这一问题的答案则在下半节经文中出现,生命被比作云雾,也可以翻译为「一阵烟雾」,这一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对于具有犹太背景的读者而言,「云雾」这一比喻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与《传道书》中所提到的「虚空」有着相似的内涵。「虚空」在原文的意思就是「蒸汽」,正如从烧着的锅里刚冒出来时,是充满威力的,但这种威力转运就会消失。所以,雅各通过「云雾」这一形象,指出人的生命随时可能因疾病、意外或基督的再来而终结。正如清晨的雾气在太阳升起时就会消散一样,生命的脆弱使得任何对未来的过度自信都显得无比愚蠢。值得补充提醒的是,这一比喻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云雾的短暂性并不意味着生命毫无意义,而是提示我们将焦点转向永恒的盼望与价值,即认识生命的短暂应当引导人更深地依靠神,在有限的年日中为祂的国度而活。

 

结论

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人们常试图通过掌控未来以获得安全感,但雅各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并不来自于生活具有目的性、财富的丰富、计划的周密性,而是来自于对神的信靠。信徒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以永恒的视角规划人生,将一切目标与计划交托给神,以荣耀祂为最终目的。在此,让我们在制定新一年的计划时,先问自己:「这些是否反映了我的信仰的价值?我是否过于依靠自己的智慧,而忽略了神的主权?」;在此之后,预备好自己并学习接受意外可能带来的调整。比如,在计划清单中留出一个空白的地方,以备随时将「计划之外的事」写上去。如果我们真的如此照着做,相信在每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中,我们会深刻的体会到「神的道路常高过我们的道路」。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