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41213勒住舌头
详细内容

20241213勒住舌头

时间:2024-12-13     作者:张传道【原创】
勒住舌头
00:00/03:23
文章内容

经文:「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各书一章26节)

主题:勒住舌头


引言

「敬虔」究竟是什么?是每天读经祷告,还是积极参与教会服侍?雅各书教导我们,真正的敬虔不仅停留在宗教行动中,更在于将神的话语践行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听道而不行道,就如对着镜子看了自己的面貌却不作改变。雅各进一步指出,敬虔的生命应表现在三个具体方面:「勒住舌头」、「关怀别人」和「过圣洁生活」。这些不仅是敬虔的标志,更是信徒行道的实际体现。今天,让我们从雅各书一章26节出发,首先一起思想「勒住舌头」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管理言语,活出真实的敬虔。


神学主题

我们的文化常教导人「言多必失」,其实圣经中也有类似的教导,例如「要在主耶和华面前静默无声」(哈二20)。加上雅各强调的「勒住舌头」,这是否说明基督教否定言语的功用呢?其实不然。圣经表明,言语不仅是神启示的重要媒介,也是神赋予人与祂沟通、彰显祂荣耀的一种能力。然而,罪的进入使言语变得堕落,人开始用谎言、毁谤、骄傲的话语背离神的旨意。感恩的是,在救赎历史中,神更新了言语的属灵意义,使其成为人回应恩典、参与祂计划的重要工具。首先,言语是敬拜与祷告的重要方式,诗篇中充满对神的颂赞,表明言语是人敬拜神的重要表达(诗一四五1-3)。其次,言语是福音传递的载体,保罗指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十17)。此外,言语被用来造就他人,圣经教导信徒要「随时说造就人的好话」,以爱心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29)。特别是在五旬节,圣灵以「舌头如火焰」的形象降临时,这深刻地揭示了圣灵对言语的更新与引导。圣灵使信徒的言语从堕落的工具转变为福音的管道,让言语成为见证基督和荣耀神的重要载体。因此,信徒不应以「沉默是金」为信仰的原则,而是应当正确使用言语,使之成为荣耀神的器皿。

 

重要字词解释

1.  自以为虔诚

「虔诚」这个词在和合本中多次出现,例如在路加的著作中,它常用于形容那些愿意遵守律法的人;而在保罗的书信中,则更多表达敬虔或尊荣的样子。但是,雅各在这里使用的「虔诚」一词,其原文在新约中仅此一次出现。这显然是雅各有意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表达,为要强调其与通常意义上的「虔诚」不同。从之前的经文来看,雅各在此可能意在挑战一种表面化的宗教行为——一个人可能以为自己通过积极参与宗教活动、遵守仪式要求,就可以被视为敬虔。梁康民指出,从字根研究来看,雅各所指的这类人是出于对神的惧怕而通过宗教行为来讨好神明,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畏。所以,「自以为虔诚」这一表达提醒我们,真正的虔诚必须根植于对神内在的敬畏与信心,而不仅仅依赖外在的宗教行为(即使这种外在的行为,连信徒自己都觉得已经无可指摘)。雅各借此词语教导信徒,要超越表面的宗教形式,深入到对神的真实信靠与生命的改变中,追求内外一致的属灵生命,以真正讨神喜悦。

2.  勒住他的舌头

雅各在这里特别提到「勒住他的舌头」,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真实顺服神话语的重要标志之一。「勒住」原文的意思是「控制」或「驾驭」,常用于描述驾驭马匹时通过缰绳控制方向的动作。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信徒需要对自己的言语进行严谨管理:雅各强调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舌头的人,就如同失控的马匹,会带来伤害和混乱;但若控制得当,这马匹则能成为有力的工具,为主人达成目标。同样,舌头若被有效驾驭,言语就可以带来造就和祝福。这也提醒我们,言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却也最容易暴露信仰的真伪。例如,一个人若常以发怒、埋怨、批评,即使外表看似敬虔,其生活却与真正顺服神的生命相悖。然而,若能善用言语,就能彰显神的智慧与恩典,正如箴言所言:「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廿五11)。加尔文在解释这一段时指出:「敬虔不仅在于人的外在行为,更在于如何驾驭内心的情绪与言语。」这么说来,管控言语不仅是外在的谨慎,更是内心受圣灵掌管的表现。雅各借此提醒信徒,用圣灵的能力驾驭自己的舌头,才能彰显信仰的真实与内在的属灵成熟。

3.  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雅各在这里指出,「这人的虔诚是虚的」,严肃地提醒信徒,若缺乏实际行动,尤其在言语上不能自制,那么外在的宗教行为不过是徒然。「虚的」在原文中有「空洞」、「无效」的意思,强调这种所谓的敬虔并没有实质的属灵价值,也无法蒙神喜悦。雅各直言,一个人的信仰若仅停留在表面的仪式和言辞,却没有真实的生命更新,那么他的敬虔就是一种自欺和无意义的伪装。这种虚假的敬虔并不只是现代教会的问题,而是贯穿于历史的挑战。例如,法利赛人表面上热衷于禁食、祷告和奉献,但耶稣严厉责备他们是假冒为善(太廿三27-28)。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并没有否定这些宗教行为本身的价值,而是指责他们的动机和内心的远离。他们的「虔诚」看似完美,却缺乏内心的真实敬畏,最终成了一种欺骗自己和误导他人的形式化信仰。因此,雅各在这里发出警醒,信徒不可满足于外在的形式化表现,而应追求内心与外在的一致,活出真实的信仰。真正的敬虔不仅在于参与宗教活动,更在于内心对神的敬畏和实际生活的顺服。同时,这种信仰的真实与否,正是藉着日常的言语被显露出来。


结论

雅各在这一节经文中提醒我们,真正的敬虔不仅仅是外在的宗教行为,更是内心对神的真实敬畏与生命的顺服。言语的使用是信仰真实与否的试金石,因为它最能反映内心的状态。若不能勒住舌头,我们的信仰就可能沦为一种徒然的形式。但若能在圣灵的引导下谨慎使用言语,信仰就会带来祝福和造就。因此,信徒需要警醒,不仅要省察自己的行为,更要管理自己的言语,使其成为荣耀神、造福他人的工具。今天,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言语是否充满爱与真理,是否能造就人、荣耀神?让我们带着谦卑和顺服,求圣灵掌管我们的舌头,从内心深处到日常言语,都能彰显出对神的敬畏与真实的信仰。愿我们的虔诚不仅在于宗教活动的参与,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成为世人面前美好的见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